一、化學試劑保存的原則
1.密封:多數試劑都要密封存放,尤其是以下3類:
(1)易揮發的試劑,如濃鹽酸、濃硝酸、濃溴水等;
(2)易與水蒸氣、二氧化碳作用的試劑,如無水氯化鈣、氫氧化鈉(又名苛性鈉、燒堿)、硅酸鈉水溶液(又名水玻璃)等;
(3)易被氧化的試劑(或還原性試劑),如亞硫酸鈉、氫硫酸、硫酸亞鐵等。
2.避光: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的試劑,要避免光照,置陰涼處,如硝酸、硝酸銀等,一般應盛放在棕色試劑瓶中。
3.防蝕:有腐蝕作用的試劑,要注意防蝕,如氫氟酸不能放在玻璃瓶中;強氧化劑、有機溶劑不可用帶橡膠塞的試劑瓶存放;堿液、硅酸鈉水溶液等不能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存放。
4.抑制:對于易水解、易被氧化的試劑,要加一些物質抑制其水解或被氧化。如氯化鐵溶液中常滴入少量鹽酸;硫酸亞鐵溶液中常加入少量鐵屑。
5.隔離:如易燃有機物要遠離火源;強氧化劑(過氧化物或有強氧化性的含氧酸及其鹽)要與易被氧化的物質(炭粉、硫化物等)隔開存放。
6.通風:多數試劑的存放,要遵循這一原則。特別是易燃有機物、強氧化劑等。
7.低溫:對于室溫下易發生反應的試劑,要采取措施低溫保存,如苯乙烯、丙烯酸甲酯等不飽和烴及衍生物在室溫時易發生聚合,過氧化氫易發生分解,因此要在10℃以下的環境保存。
8.特殊:特殊試劑要采取特殊措施保存,如鉀、鈉要放在煤油中,白磷放在水中;液溴極易揮發,要在其上面覆蓋一層水等。
二、易犯的錯誤
1.對保存試劑的原則不清:一般易氧化的、易與H2O反應的、易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的試劑應密封保存。有些需用特殊的試劑加以處理。
例,Na:需保存在煤油中;見光分解或變質的試劑須保存于棕色瓶內,并置于冷暗處密封保存;易揮發易升華的試劑要在液面上水封或加內塞,密封保存。
2.搞清儀器用途的區別:集氣瓶與廣口瓶、蒸發皿與坩堝、圓底燒瓶與蒸餾燒瓶。
3.注意儀器使用前的第一步:
(1)容量瓶、分液漏斗、滴定管等在使用前應檢漏;
(2)白磷存于密閉容器里,少量時可保存于水里;
(3)碘不能保存于鐵制容器里;
(4)氟不能保存于玻璃瓶中,只能保存于膠瓶或鉛瓶中;
(5)溴應用液封的方式保存;
(6)鈉應保存于煤油中。